IPO提速,数量增加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2016-11-23 本文章401阅读

证监会在11月18日核准了14家企业的IPO申请,筹资总额预计不超过64亿元。这是11月以来第3批IPO批文,而前几个月均为每月核准两批IPO。


就IPO核准企业数量而言,11月以来明显增加,已有的3批共包括38家企业。而7月至10月,分别有27家、26家、26家及28家企业获IPO核准。若按最近一个月来计算,自10月28日以来,共核发了4批IPO批文,涉及52家企业。不过,评价新股发行扩容节奏,不能简单看核准的IPO家数,更主要看筹资金额。11月以来核准3批IPO的筹资总额预计为221亿元,在今年下半年并非单月最高。9月,由于包括募资超百亿元的上海银行IPO,全月核准IPO的筹资总额为预计不超过271亿元。


统计显示,证监会今年以来共核发20批IPO批文,有215家企业获IPO核准,筹资总额约为1454亿元。今年以来IPO看似企业数量不少,但带给二级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一方面,今年以来发行的新股以小盘股为主。其中,上海银行募资106.7亿元,创今年以来单笔IPO最大募资纪录。这与A股前几年动辄数百亿元的超级大盘股IPO有很大差别。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新股发行价格较低,不少企业的发行规模较原计划明显压缩。例如,江苏银行IPO拟发行股份数从去年计划的25.975亿股缩减为11.54亿股,拟募资额随之大幅减少,实际募资金额约为72亿元。显然,“瘦身”发行减少了IPO募资总量,缓解了给市场带来的压力。


为什么会突然提速呢?认为有以下四点原因:

 

首先,是因为本周股市涨了,而且连续突破3100点、3140点等关键点位。在抑制资产泡沫的政策背景下,证监会可能并不希望股市涨太快,利用IPO适当打压一下,回归健康慢牛的节奏。

 

其次,近期行情的特点是妖股横行,除了四川双马之类的股权转让概念,次新股炒作也很火爆,比如来伊份等。IPO提速增加供给,或有意给妖股次新股的泡沫降降温。

 

再次,“降杠杆,脱虚向实,引导资金专项股权投资”等中央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客观上要求增加直接融资比重,IPO提速是应有之意。

 

第四,证监会目前受理首发企业806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688家,按照目前发行节奏,消化这些企业周期大约需要3年。另外,证监会还有艰巨的扶贫任务,贫困地区的绿色通道一旦开启,数量会越来越多,趁着行情好,必须尽快解决IPO堰塞湖。


今年以来,IPO对二级市场影响较为有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重启后的IPO取消了原有的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将申购时预先缴款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如此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避免了巨额打新资金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及部分投资者卖老股打新股的问题。相比之下,此前实施的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又遇上新股集中在几天扎堆发行,很容易使市场因巨额申购资金被冻结而流动性偏紧,导致二级市场出现波动。


上证指数3月以来震荡上行,11月21日盘中最高3229.76点,再创反弹新高。在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以及深港通开通与养老金入市在即的预期支撑下,投资者信心有所回升,市场没有因单月IPO核准家数增多而受到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发审会的审核节奏并没有像发行批文核发那样出现提速,8月至10月的单月过会企业数量均明显少于7月。此外,1月至9月终止审查首发企业达73家,使IPO“堰塞湖”压力有所缓解。


有市场人士称,若出现IPO募资规模总量大幅增加,有可能令投资者较为敏感。监管部门仍会考虑到市场承受力,投资者眼下不必过度担心单月IPO核准家数增多。

 

来源:和讯股票


关注
一键咨询